身陷暴政
唐德宗贞元十五年(799年),张议潮出生于沙州(今甘肃敦煌)。敦煌张氏世代为沙州州将,是敦煌的鼎族豪宗 。
自安史之乱之后,唐朝边防虚弱,吐蕃逐步蚕食了包括沙州在内的河西诸州。从乾元元年(758年)至大历十一年(776年),廓州、凉州、兰州、瓜州等地相继陷落。唐贞元二年(786年),坚守多年的沙州也失陷。 [31]陷落后的河西人民惨遭吐蕃的蹂躏,丁壮者沦为奴婢,种田放牧;年老体弱者遭到杀害,有的被“断手凿目”,然后被抛弃。人民日夜思归唐朝。
在张议潮成长的岁月里,亲身经历了吐蕃的残暴统治,引起了他的愤怒。有感于吐蕃统治下民不聊
经营河西
政治
在攻取凉州到前往长安的近十年时间,张议潮大力经营河西地区。
在内政方面,他全面恢复唐制,废部落制,重建唐前期在这里实行过的“州、县、乡、里”制。与唐前期不同的是,归义军在乡一级还设置了知乡官,负责全乡的政务。乡下虽仍设里,但因里正的许多职权被收到知乡官手里,这使里正在基层政权中的作用比以前下降了。在沙洲城内,归义军还恢复了唐前期实行过的城坊制度和坊巷的称谓。与此同时,张议潮还仿照内地的军政体制,设置了与中原藩镇一样的文武官吏,恢复了相应的一套文书、行政制度。
其次,废除吐蕃时期的户籍、土地、赋税制度。按照